宗旨

 

本校以引導式教育理念,配合全校參與模式,以誘發學生主動學習,發展積極性格及自我解難的能力。在關愛的學校文化下,學生得以全人發展,勇於面對成長路上的各項挑戰。

  • 以全校參與模式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,透過早會、班主任課、成長課、主題活動等,培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。
  • 以訓輔合一及正面鼓勵模式進行訓育輔導工作,透過一人一目標計劃、學校生活公約、校本獎勵計劃、輔導老師計劃等,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及輔導學生健康成長。
  • 訓練學生擔任風紀及服務生,培養他們的責任感、領導才能及承擔精神。同時,透過大哥哥大姐姐計劃,高年級同學協助及教導低年級同學,營造關愛校園。另外透過班本「一人一職」,培育每一位學生的責任感及服務精神

 


 

價值觀教育

 

價值觀教育是全人教育的重要元素,通過各學習領域/學科課程的學與教,以及其他相關的學習經歷,培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;幫助他們在成長的不同階段,當遇上難題的時候,懂得辨識當中涉及的價值觀,作出客觀分析和合理的判斷,並付諸實踐,方能面對未來生活上種種的挑戰。

學校培育學生十二種首要的價值觀和態度,作為推動價值觀教育的方向,運用生活化的題材,整合包括品德及倫理教育、公民教育、國民教育(包括《憲法》、《基本法》及國家安全教育)、禁毒教育、生命教育、性教育、媒體及資訊素養教育、可持續發展教育、法律框架下的人權教育等不同跨學科價值觀教育範疇的學習活動,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學習經歷,並加強彼此之間的連繫,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。

2025-26年度培育組主題

 

 


 

延展正向教育,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

 

學校為學生、教職員及家長提供持續的正向心理學培訓及活動,旨在提升教職員在教學及復康上應用正向理念的能力,也讓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正向思維去面對生活上的種種情境。共同營造正向的生活與學習環境。

學校根據「正向心理學之父」馬丁.沙利文 (Martin Seligman) 的幸福五元素 (PERMA) 理論,從以下五個方向,引導學生尋找真正的幸福感:

 

1. 正向情緒

鼓勵同學發揮自己的性格強項,增加他們的正向情感,提高他們的抗逆能力。

 

2. 正向關係

建造關愛校園,促進學生之間、師生之間及家長子女之間的關係,能互相關心及欣賞。


 

3. 尋找意義

通過校內及社會服務,找到快樂的意義,感覺到有價值及意義的校園生活。

 

4. 全情投入

通過豐富及有意義的活動,讓同學享受參與的過程,全心投入此時此刻,領略活動的樂趣。

 

5. 成就感

爭取機會作公開演出及提名學生獲得公開獎項,讓同學的才能及付出得到肯定,提升成就感。

 


 

培育組恒常早會

 

星期一、二、四及五都有特定的主題,以兩文三語學習有關時事、心靈及復康的知識;逢星期三進行周會,由教師及治療師就首要價值觀及正向教育進行主題演講。

 

星期一:心靈早餐(學生分享) /  復康秘笈(治療師分享)

 

星期二:新聞速遞(各班輪流負責分享)

 

星期三:主題周會(以首要價值觀及正向教育為主題)

 

星期四及五:英語 / 普通話三分鐘(全程以英語 / 普通話進行)

 


家長手冊

2025-2026 家長手冊 (中文版)

2025-2026 Parents Handbook (English Version)